苗栗客家大院從97年底起進行規劃設計,98年中建築施工,至99年4月完工,歷時約一年半,現已成為苗栗的知名觀光景點。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建築美學的三合院,目前內部也保存一些客家相關文物。
苗栗縣民有客家、閩南、泰雅、賽夏、巴宰、道卡斯等族群,其中客家佔65%,是名符其實的客家大縣,縣政府乃在桐花公園內設置客家大院,原意在作為桐花公園的管理站,漸漸發展出傳統匠師與現代建築師共同構思的「客家大院」。
客家大院建築物目前面積約300坪,規劃理念包含「遵古、模仿、創新手法併用」、「開放觀光與深耕客家同步」、「體驗與解說整合」、「硬體與軟體兼具」、
「長遠規劃與分期實施」。擴建的初步構
想,至少包括客家山歌戶外劇場、客家文化學習館、門樓、角樓、展覽室、住宿室、照牆、半月池、菜園…等,讓客家大院成為「活的三合院」。
客家大院正廳牌匾依古制,字體從右往左是「客而家焉」,意即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後,認同、熱愛這塊土地並定居下來、以此為新家園、新家鄉,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「客居苗栗永為家」。也可以解說是貴客來到客家大院,感到賓至如歸,感到有家的親切感、歸屬感。
客家大院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,其所希望營造的美感包括格局大氣與莊嚴之美、傳統木造建築形制與比例之美、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穩定與永恒感之美、屋頂漸層與韻律之美、左右對稱與平衡之美、量體虛實與對比之美、色彩純淨與豐富之美、聯語文質與深情之美等。
內有相關文物展覽、客家傳統生活用具展示。
苗栗藝文活動、客家相關展覽常會在客家大院、桐花公園舉行。
客家大院就座落在「桐花公園」之中,若是在桐花季來到這,可看到遍地的油桐花,叢叢的白色鋪滿了整座山腰;走在公園中,如雪般的油桐花紛紛洛下,好不浪漫。
春季為最多色彩的季節,而油桐花追隨著春天的尾巴一一綻放,有五月雪之稱。2002年,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創立了「客家桐花季」,為台灣一新興的節慶,是一個結合客家文化、旅遊、生態、產業之賞桐活動。
利用盛開在台灣各地的「油桐花」來推展觀光事業,而苗栗縣也在桐花公園之中建立了「客家大院」,藉由油桐花的名氣來一併介紹客家文化的美。
客家人常給人有節儉、簡樸,但說難聽一點卻被冠有一毛不拔、鐵公雞的不好印象。其實相較於其他省籍的人來說,客家人的確是勤儉不會豪邁的請客,但節儉下來的卻全都會留給自己的子女。
客家花布也是客家的一大文化特色,也成為客家的重要象徵。紅紅綠綠和大朵的牡丹花,代表著富貴和喜氣,根據諸位製作傳統客家服飾業者的說法;認為客家花布源自於日本,在日本統治時期,間接將花布傳到台灣,只是客家人捨不得丟棄、能省則省的個性,對於東西的保存較為長久,故後來花布都在客家地區看見,便將花不認為是客家的一個代表;事實上,閩南人也有所謂的花布。
不可否認的是客家花布已經成為客家人、客家地區的一大意象;再加上近年來客家服飾的改良與創新,已將客家花布當成一項題材融入於服飾當中;甚至於客家花布已經成為客家表演者或客家意象的代表,不純粹只是一塊布,而是整體客家的顯現。
不管是什麼文化,能成為文化必會經過長久的時間推娜,經過多少風霜還能夠留傳下來,成為傳統,細細的從古看到今,文化一直在變,傳統也會隨著時間,隨著現今的觀念改變而有所改變。
資料來源: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 、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、 網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